創業成功,是僥倖還是自信?3個可複製的勝利方程式 |
Alvis 瀏覽人數:2479人
|
|
|
Mr.P自信教練,專職教授自信,擅長將自信、溝通、人生等看似無跡可尋的課題,轉換為可供一般人輕鬆學習的方法,希望以自己的人生經歷鼓勵每個人,在遇到挫折時保有自信的勇氣,成就精彩的人生。
「創業不是一個理性的決定,任何稍懂統計學的人,絕對不會走上創業的命運。」
某次我和長輩餐敘時,認識了一位傳產企業的董事長,幾杯茶寒暄後,他忽然出此驚人之語,之後他更舉了經濟部的統計:「一般民眾創業1年內就倒閉的高達9成,前5年創業失敗比率更高達99%。」來證明他所言不虛。
那次飯局中,我們本來聊天的主題是經營管理,但聽到他如此一說,眾人都不禁對他的一番話感到好奇,於是我問:
「如果創業真如您所說不理性、成功率又低,為什麼當年您還是選擇了這條路呢?」
董事長繼續說:
「其實那時候我也沒想太多,就是憑著一股衝勁,當年的我非常有信心,打從心裡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,我堅信自己會是那活到最後到的1%,就憑著那股氣一路突破了所有困境。」
「那您當時都完全沒想過會失敗嗎?比如說,市場可能根本不需要這樣產品,或是當時的競爭者太強,不是一個好的切入時機等等的,有太多失敗的可能性了。」
「你說的一點都沒錯,我當初創立這間公司的過程一點都不順利,你說的市場問題、競爭者問題我都遇過,甚至也遇過人家下了訂單,我們趕工不及。」
「那您當時是怎麼解決的呢?」
「坦白說,一開始我根本解決不了。」董事長說完這句話後看了看大家,眾人更困惑了、面面相覷。
不等大家反應過來,他又續道:
「當時我很猶豫,我到底應該向同仁說,我們可能不行了,還是滿懷信心地告訴他們,只要衝破這些難關,公司就可以更上一級,我那時候真的非常猶豫。」
「那後來您跟大家說了什麼呢?」
「經過幾天的思考後,我忽然想通了,既然公司都到谷底了,就豁出去試試看吧!沒試,怎麼知道我們不行,況且公司的生命力是和我緊緊相連的,如果連我都沒有信心能突破了,我的夥伴們又怎麼能堅持下去。幸好那時候我做了這個決定,大家也支持我,公司才是你們今天看到的這番光景。」
開啟了這個話題後,我們又陸續聊了將近一小時,有數次我問他是怎麼突破的,董事長非常謙虛,他把成功歸咎於貴人相助、眾人的支持,以及自己的好運剛好做對了決定,然而在我看來,我並不覺得這是偶然,一個人能有這樣的成績,絕不僅是好運。
因此最後我終於忍不住說了:
「董事長,其實我必須要直言,我不同意你把你的成功歸咎給運氣,如果僅僅是渡過一次兩次的危機,用運氣來解釋還說得過去,但我不認為您是憑運氣開創這番事業的,或者是說,在我看來您的運氣是可以被複製的,而且可以在企業裡一直傳承下去。」
「哦,真的嗎?你說說看你怎麼想的?」
我根據他分享的幾個故事,提出了一些我對於他創業轉折點的解析,有幾個細節是他本人沒察覺到,但卻是突破的關鍵點,他聽得津津有味,也開始改變了他原本的想法,他回覆:
「想不到我今天竟然被年輕人上了一課,哈哈哈,你的見解很新穎,但我完全同意!如果我成功這麼多次,就不會只是我運氣好。」
「原來我當初做對了這麼多事啊!可惜那個年代大家都是土法煉鋼,若非有像你這專業背景的人來看,我再過十年也不會發現,成功是能複製的。對了,剛剛聽總經理說你是從事自信教練的工作,對嗎?你的解析很到位,我有個想法……」
後來在他的提議之下,我把和他的談話內容做了整理,結合為可供培訓的方法,也在他的邀請下,約好了時間到他的公司做內部訓練,其中有幾個重點我認為是任何類型的企業都一體適用的,分享給正走在創業路上的你:
一、領導者的自信,影響團隊的熱情
你的公司就是你個人的放大,你領導的團隊也是,身為公司的核心,你的言行、態度、處事方法都會感染到團隊裡的每一份子。
換句話說,當每一次你出現在大家面前時,若能讓自己常保信心,夥伴就自然會受到你的感召、維持在高效率。
同時這也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備的特質之一,具有能鼓舞他人的強烈自信。
二、專注的人總是能贏得最終勝利
創業的過程總是充滿雜音的,就好比某公司研發出了一個性能比你們更優異的商品,或是某公司推出了一個類似的產品但用半價來搶市等等,若你對自己的信心不足,因而隨之起舞,那一切就到此為止了,讓你變得平凡,就是雜音的最大目的。
「專注」是創業者一定要有的特質,你越能專注在你的服務,越能專注在你提供給客戶的價值,越能專注在如何把自己做好,自然就會吸引到專屬你的客群。
三、超越來自堅持的累積
任何工作都是充滿挫折的,差別只在於有人可以堅持下去,最後激發了自己的潛能,做到了原本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,這也是一間企業成長茁壯所必須的。
如果每個人都只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,那一個企業將不會成長,它只會慢慢的衰老。
但信心滿檔的團隊則大大不同,強大的凝聚力讓每個人願意再多堅持一點,所有人累積起的一點點,經過時間累積,就能和競爭對手拉開距離。
結語
每一個創業家都是從零開始的,你因為想帶給這個世界某些價值,你認清了自己具有某些使命、聽到了某些呼喚,於是你決定跳脫舒適圈,捲起袖子當一個先鋒者。
在這個階段你眼前滿是阻礙和荊棘,不會有任何人看好你,而沒自信的人會找很多藉口來放棄,像是路太陡峭了、沒有夥伴、資金不到位等等。
然而若你轉念一想,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其實和你是一樣的處境,差別在於只要你的自信仍在鼓動、勇氣仍在沸騰,你專注在可以帶給別人價值的事,你會從堅持中看到企業的前進,你會自然感召支持你的夥伴,當這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之後,利潤不過就是登峰路上的美景。 |
|
|
|